“哪怕那个男的再混账,你也必须要从属一个男的。”|环球播资讯

2023-04-23 02:37:15     来源 : 凤凰网

01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《盐镇》这本书我半个多月前就开始读了,但是直到前两天才读完。

并不是书写得不好,恰恰相反,正是因为它传达出来的气息很真实,所以才更让人压抑。如果真是虚构的小说,倒也罢了,但问题不是。每一篇故事里都藏着一个人的生命。翻阅起这些生命,让人有种窒息感。不是惨烈,这里的故事远远算不上惨烈,就是窒息。

王小波曾经评价张爱玲的小说:“中国的旧式家庭,对女人来说也是一条海船,而且永远也靠不了码头。你要是烦得不行,就只有跳海一途。”《盐镇》里的人生也多半都是这个样子。在狭小的天地里,活着,忍着,烦着,永远靠不了码头。一片困顿的荒芜。

读完“王大孃”的那一篇故事,我把书放下了。前两天重新捡起来,花了一个晚上把它读完了。好在后面确实不太一样,在这片荒芜的缝隙里,还是有些强悍的花勉强绽放出来。

但是,合上书还是多少松了口气,就像结束了一场怪异的旅行。

盐镇

说到怪异,其实主要还是隔膜。

就像男性对女性的暴力,在书中几乎无处不在。这本书写了十多位盐镇女性,90%都挨过男人的打。就像王大孃那一章里说的,“几乎每个女人都被男人打过,‘这条街上都打’”,而且往往就是大庭广众之下肆无忌惮地打。按照我的生活经验,这简直不可思议。

在我周围接触到的人群里,家暴可以说是闻所未闻。我从没听说过哪个朋友敢打老婆。当然我不敢担保没有关起门家暴的事情,但在大家默认的观念里,这是一种不可容忍的坏事。如果谁被人知道在家里打老婆,肯定会被大家鄙视。我觉得作者易小荷跟我应该差不多,对此也有强烈的震惊感。

暴力不仅仅是疼痛的问题,更关键的是屈辱。书里有一段就写到,36岁的王大孃去捉丈夫的奸,奸捉到了,但是换回来的是一顿暴打。出轨的老公不但没有愧疚,反而破口大骂“烂娼妇”“狗日的”,追上来把王大孃摔翻在地,跨骑到她身上,劈头盖脸地打。

读到这里的时候,真是有种窒息感。读完这一篇,我就把书放下了两个礼拜。这跟阅读奥斯维辛集中营,或者卢旺达大屠杀不一样。屠杀带来的是深入骨髓的恐怖,让你意识到那时一种邪恶,一种反常。可是《盐镇》里的故事太日常了。也正因为日常,它不让人恐怖,只是窒息。

02

当然世道还是在变。《盐镇》把十个故事大致按照年代排列,开始的时候只觉得一团浓雾,但读着读着,那团浓雾里还是被凿开了一些孔窍。

比如倒数第二个故事,就写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女性詹小群,还有她那个了不起的姑妈。詹小群父亲早逝,她和弟弟受继父的欺凌,母亲视若无睹,他们到姑妈那里躲避。大家活得都很艰难,收留一个孩子是个很大的决定。姑妈用离婚做威胁,吓住了老公,没有赶走他们。但是,姑妈说了,“以我的能力,你们两个最多只能接受一个,我真的没有办法了。”她最终接纳了小群,而放弃了她弟弟小波。

姑妈是个强悍的女人,把她也培养成了强悍的女人。当然,也许詹小群本来就是强悍的,我分辨不出。总之,詹小群到了上海,去“巴适火锅店”打工,22岁就当了分店店长,手下管着二三十个人,年龄大多都比她还大。她游刃有余地管理员工,应对顾客,有着盐镇女性普遍缺乏的独立和自信。

像这样的故事,是书中难得的亮色。虽然里面也有磨难,但是她最终走出来了。那么回过头来看,是什么给了她力量?当然一方面是强悍的个性,但更重要的是她有选择的机会:她可以去上海。如果没有这个遥远的机会,她依旧像王大孃一样被困在盐镇,那么她的命运又是什么呢?

在《盐镇》的故事里,很多女性都有到外面打工的经历:重庆、广州、北京、上海…..她们后来的生活过得未必都好,但是毕竟和王大孃那一代有了明显不同。有的会和丈夫做长谈,把丈夫说得洗心革面;有的会一心追求自己的事业,让丈夫产生配不上她的忧虑。这就是外部世界带来的变化。

我前些天的文章里提到过贾平凹老师,这次我忍不住又想起了他的话。贾平凹老师控诉说:”城市夺去了农村的财富,夺去了农村的劳力,也夺去了农村的女人”,“如果不买媳妇,村子就消亡了。”盐镇不是真正的农村,但道理是相通的。从男人的角度看,城市“夺走“了当地的女人,可是从那些女人的角度看呢?她们不过是多了一点点选择的机会。女人眼里的机会,可能就是贾平凹老师眼里的剥夺。

但是,如果一个地方真到了“几乎每个女人都被男人打过”的地步,到了出轨者可以痛殴捉奸者的地步,那里的女人还不应该被别的地方“夺走”吗?

当然,我不敢说《盐镇》里的故事有多大代表性,也不敢说贾平凹老师提到的村子都存在类似的暴力,但是从数据上看,在2002至2011年间,中国35岁以下的农村女性,自杀率确实减少了90%,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,就是她们多了选择的机会。

我不知道村子会不会消亡,但是很多女人的生命确实获得了拯救。

03

《盐镇》的主题,有一部分牵涉到贫困,牵涉到生活的粗粝,但最核心的部分还是性别压迫。

有人说在盐镇里,女人在给生活止血,男人在撒盐。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,因为在书中也会出现给生活止血的男人,给伤口撒盐的女人。比如詹小群的爸爸看上去就是一个很好的男人,而妈妈却显得冷漠乖张(也许是精神方面确实有问题)。但是虽然存在例外,但总的来说,这里的女人确实在广泛地忍受着男权的压迫。

盐镇的女人

为什么会有压迫呢?

很简单,如果一个人可以压迫另一个人,而对方既没有能力抵抗,也没有另做选择的机会,那么天长日久,压迫就会出现。对于个体当然存在例外,但大趋势一定是如此,绝无悬念。你可以给它加上很多粉饰,淳朴啊,秩序啊,但本质上就是如此。

以前我还看过一篇孙旭阳老师的文章《在我老家,女人小孩不上桌的家庭更兴旺》。他认为“女人小孩不上桌”的传统并不是性别歧视,而是一种乡村内部的规则秩序。“一个妻子,家里来客人了拒不做饭,甚至跟丈夫争夺上饭桌的权利”就是破坏了这个规矩,只会“吵得四邻难安”。而这套规矩非常重要:

规矩使得家族像个人家,仪式感赋予底层农民一种作为完整人格的尊严。有资格坐在饭桌吃饭斟酒的人,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。如果他丧失了这个能力,如果他得不到妻子的信服,导致局面失控了,整个家庭的未来就会变得灰暗。

这里的“完整人格的尊严”被赋予了底层农民,但有没有被赋予他们的妻子呢?不管是孙旭阳老师,还是贾平凹老师,似乎都很怀念古老乡村的那种秩序,尊卑有别,长幼有序,每个人都各得其所,其乐融融。但是说到各得其所,鲁迅也说过一段话:

我们且看古人的良法美意罢——“天有十日,人有十等。下所以事上,上所以共神也。故王臣公,公臣大夫,大夫臣士,士臣皁,皁臣舆,舆臣隶,隶臣僚,僚臣仆,仆臣台。”

但是“台”没有臣,不是太苦了么?无须担心的,有比他更卑的妻,更弱的子在。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,他日长大,升而为“台”,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,供他驱使了。如此连环,各得其所。

至于其乐融融,恐怕只有在这个秩序里处于优势地位的人,才会觉得其乐融融,而处于劣势地位的人,只会觉得“未来灰暗”吧。否则我们又怎么解释一度高的吓人的农村女性自杀率呢?

任何规矩不管说的如何冠冕堂皇,如果不给个体对等的地位、选择的机会,那么最终一定会变成人压迫人的那套把戏。就像儒家古老的“父慈子孝,夫义妻顺”,听上去好像是双方面的规范,但真正落实下来,一定是单方面的压迫。夫应该义,妻应该顺。妻不顺了,丈夫可以打她;夫不义了,妻子怎么办呢?

最终只能像《盐镇》里说的那样:“这个镇上,你可以是一个被家暴的女人,你可以是一个婚姻不幸福的女人,但是你不能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。哪怕那个男的再混账,你也必须要从属一个男的。”

按照孙旭阳老师在文章里的叙事,女人争夺平起平坐的权利,是不“信服”丈夫的表现,也是家庭衰败的开始;按照易小荷在《盐镇》里的叙事,女人争取平起平坐的权利,是自我意识的觉醒,也是家庭兴旺的开始。晓春老公交出了经济大权,庆梅的老公学会了给妻子夹菜。她们家庭的未来也没有因此灰暗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

《盐镇》虽然没有明说,但它在字里行间都传达着这样的信息:强悍的女人不仅能更好的保护自己,也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家庭,支持自己的孩子。在一个像盐镇这样盛行男权的环境里,对家庭来说,女人往往比男人更可靠,因为后者很容易被男性特权宠坏。

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叙事。我不知道你更相信哪一种叙事,反正我是更相信《盐镇》里的故事。

04

但是《盐镇》这本书并不完美,它有它的问题。

说到底,还是有点隔,也许只是很薄的一层,但隔膜毕竟还是横在那里。为了写这本书,易小荷特意在镇子里生活了一年多。作为一个来自上海的知识女性,她肯定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,要进入盐镇的世界,用她在采访里的话说,就是“成为她们中的一员”。但是,我读完这本书,总觉得《盐镇》还是没能彻底撕掉那层隔膜。这些人物的内心里,还是有一块黑洞没有被描述出来。

这跟写作手法有点关系。

作者采用了比较抽离的写法,淡化了“我”在书中的存在。这可能是记者生涯带来的职业本能,也可能是刻意为之的写作方式,我无法判断。但是在我个人看来,这是一个失策。这些人物心灵展开的程度,不仅依赖于诉说,也依赖诉说时的互动。拿掉了那些互动,拿掉了一个心灵向另一个心灵开放的过程,人物多少就会变单薄。

但是更重要的,可能还是彼此世界的隔膜。我觉得作者就像我一样,多少有点被她描述的世界给惊着了。叙事的潮水汹涌而过,依旧冲刷不掉困惑的底色。可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。没有超凡的努力,就很难摆脱自身的经验。人的叙事最后往往还是要回到自身。

但无论如何,它还是一本重要的书,一本需要被阅读的书。就像我说的,这本书的故事甚至让我窒息。既然这样,为什么还要坚持读完呢?因为我觉得这些故事需要被我们阅读。中国也许有无数个这样的镇子,里面也许有无数女人用一生去体验这种窒息。如果我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去感受一下都不肯,我多少会觉得有点不对劲。

我觉得隔膜,觉得吃惊。这种隔膜,这种吃惊,其实就是阅读它的最好理由。

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。多么古老的一句话啊,烂大街到了我们说的时候已经不觉得再有任何意义。但是,每个人确实都不是一座孤岛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最新资讯